眼鏡除了是時尚配件外,還有多焦點、變色、非球面等鏡片的選擇。

對許多愛美卻有著大近視眼的民眾而言,隱形眼鏡或雷射手術似乎是珍貴的發明。

但早在這些科技發明之前,人們矯正視力最原始的工具就是「眼鏡」。

現代的眼鏡大致可分為近視眼鏡(有些是近視、散光同時矯正)、遠視眼鏡、老花眼鏡、太陽眼鏡,甚至許多標榜「多功能」的眼鏡也開始受到近視族的喜愛。

但對眼科醫師而言,眼鏡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在矯正屈光不正,如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等。「同時矯正近視與散光的鏡片就是最基本的多功能鏡片,」奧斯卡眼科中心院長張正忠笑說。

非球面鏡片▼▼讓成像不易失真

如果是高度近視患者,去眼鏡行配鏡時,老闆可能會建議你選擇非球面鏡片。

張正忠解釋,我們的眼球是球面的形狀,視野的周邊部位影像容易出現球面像差,非球面鏡片的設計原理採用不對稱的外弧或者內弧度設計,明顯減少球面鏡片影像的失真或扭曲,也相對提高影像的對比敏感度。

不過張正忠提醒,這種非球面像差的問題大概只佔眼球整體不規則像差問題中的10%,而且非球面鏡片比球面鏡片貴,民眾在選擇時可多衡量一下。

多焦點鏡片▼▼只動眼睛不動頭

其實,說到最早的眼鏡只有老花眼鏡,也就是上了年紀之後用來幫助閱讀的眼鏡。培根在巴黎監獄裡寫了一本書,書裡就提到他送給教皇一塊凸透鏡,可以幫助老年人看清細微的事物。

老花眼,是很多年過40歲的人不想面對的問題之一。張正忠解釋,角膜和水晶體主要的功能是屈光、聚焦,將影像投射到視網膜上成像;水晶體還有「調焦」功能,如同相機的變焦,在看近、遠的景物時,調整鏡頭的長度。當年紀漸長,水晶體的柔軟度與彈性開始變差,特別是40歲以後,甚至連形狀也會改變,使得「調視力」變弱,近的東西看不清楚,就成了所謂的老花眼。這時,就得靠眼鏡幫忙。

不過曾在美國擔任視光科醫師、現任怡碩視光眼科主任吳怡璁一直很納悶台灣人的配鏡習慣。他在國外執業時,幾乎老花眼族都會優先使用多焦點鏡片,但台灣還是常見到不少老花眼族把眼鏡推到額頭上,將報紙湊到鼻尖前的景象,或是老花眼鏡與近視眼鏡兩副交替使用。

「我常聽到一些保守人士不太建議老年人配漸進式多焦點鏡片,怕他們適應不良,加上反應變慢,容易頭暈、跌倒,」吳怡璁表示,漸進式多焦點鏡片的適應期的確比較長,也比一般單焦、雙焦鏡片來得昂貴,但他認為,只要適應了以後,對老人家而言,眼睛動總比頭動來得好。因此他比較傾向在剛發現有老花現象時就配戴多焦點鏡片,而不要等到60幾歲才開始使用,這樣可以縮短適應期。

但他強調,老花眼鏡的配鏡應該要更嚴謹。一般眼鏡行配鏡、驗光時,多半只會測量度數及兩眼間的距離,但對老花眼鏡這種特殊需求而言,鏡片與眼睛的距離、鏡片的曲度、傾斜度、轉頭與側頭時的視角等數據,都會影響可視區的範圍,甚至可視區之外物件的扭曲程度,現在已有不少眼鏡店有配備這樣的測量機器,民眾配鏡時應要求做更完整、詳細的測量,以減少適應不良的情況。

配完眼鏡後,還有一點要注意:要學會如何使用它。像吳怡璁在幫客戶配鏡完後,通常會要他們戴上眼鏡,頭先不要動,拿一本書在眼前移動,找尋每個角度能看清楚字體的距離,先摸索一陣子之後,再慢慢嘗試轉頭、走路等各種動作;而且最好挑選大片的老花鏡片,從遠到近的視區愈大,愈容易適應、愈不容易頭暈。

變色鏡片▼▼幫眼睛做足防曬

矯正完眼球的光學問題之後,下一步就是考慮「保護」功能。

眼睛是人體中最複雜,也是最脆弱的器官,即使角膜、水晶體本身就具備太陽眼鏡功能,幫助過濾紫外線,瞳孔的縮放也是保護眼睛免於過多光線的危害,但能過濾的波長總是會有幾個區段是比較弱的,因此需要特殊眼鏡來保護。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一般塑膠鏡片其實都可防短波長紫外線,但太陽眼鏡除了可以阻絕更廣波長的紫外線,更可減低光的強度、亮度。

太陽眼鏡鏡片分很多種,包括單色鏡片、雙色鏡片(顏色上深下淺)、變色鏡片等。變色鏡片會隨著紫外線強弱、溫度而改變顏色,走到戶外時,鏡片接收到紫外線就會變深色,進入室內,鏡片就會退回原本的顏色,幫助調節進入眼睛的光線量,並過濾紫外線。因為省卻了更換傳統太陽眼鏡的麻煩,加上現在透光率幾可到達95%,變色範圍也愈來愈大,深受歡迎。

但吳怡璁提醒,一般民眾在挑選變色鏡片時,多半只注意上色速度,還得考慮退色速度,以免進入室內光線太暗而跌倒,他建議,不妨在配鏡時請視光師拿紫外線燈照射鏡片樣本,先觀察上色、退色的速度是否適合。

另外,顏色的挑選也是重點。張正忠提到,顏色深不見得保護的就比較周全,反而可能因瞳孔放大的後果,吸收更多紫外線,造成眼部病變的機會更大。

現在變色鏡片的顏色選擇大致上有灰、棕、綠、橘等四種顏色。吳怡璁分析,灰色會降低明暗度,但不影響物體原色,而另外三種屬於高反差鏡片,可增加色彩的解析度,使景物看起來較清晰,黃色鏡片也很常見,它較能過濾可見光中的藍光,民眾可依自己的需求挑選適合的鏡片顏色。

其實,像台灣小學生會用散瞳劑治療近視,此時瞳孔放大,眼睛對光線更敏感,或是銀髮族因為老化,許多眼睛原有的保護機能會退化,變色鏡片也可提供更多的保護。

不過大部份的變色鏡片有幾個小缺點,就是不適合駕車時使用,因為鏡片是利用紫外線來變色,汽車的擋風玻璃也會擋掉紫外線,鏡片便無法變色達到遮光的效果。而且像高度近視上千度,或散光度數太高的人,因鏡片本身的限制,可能就沒法享受變色鏡片的方便了。

另外,變色鏡片目前價格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而且時效大約能維持3~5年,也是民眾要納入考量的因素。

不管是哪種功能性鏡片,張正忠仍強調,眼睛是生物的光學系統,九成以上的問題是來自於光學不完美,民眾在選擇眼鏡時,應該先解決屈光不正的問題,再來考慮其他輔助的功能。若配足度數,仍視物不清晰,或在短時間內度數快速改變,應立刻找眼科醫師檢查,排除眼部疾病引起非光學的問題。(審稿專家:前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奧斯卡眼科中心院長張正忠)

光線,眼睛的阿基里斯腱

1907年底,瑞士眼科醫師福格特發現短波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比長波紫外線來得大;十幾年後,他又提出不可忽視短波紅外線對眼球晶狀體、脈絡膜和視網膜的威脅。

但到底多強的光能將這些組織傷害到不可回復的程度?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眼科病理學教授曹安民早在1972年便做了項驚人實驗:他找來六、七位罹患惡性脈絡膜黑色素腫瘤的志願實驗者,在當時治療這種疾病的唯一方法就是摘除整個眼球,以杜絕腫瘤繼續擴散,因此他利用治療前的空檔,讓受試者直視太陽,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再將眼球摘除,實際觀察眼球網膜與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所受到的傷害。

這個真人實驗開啟了日後對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其他研究。如今我們慢慢曉得,眼球的阿基里斯腱還真不少,除了紫外線、紅外線之外,在可見光範圍中波長最短的藍光,容易被視網膜色素吸收,對視網膜黃斑部神經細胞殺傷力也很大。

●1300奈米以上的長波紅外線只會傷害眼睛的外部。

●760~1300奈米的短波紅外線,雖然穿透力較差,但強度過分強烈,仍會損害到虹膜、晶狀體、視網膜及脈絡膜,甚至引發白內障。

●400~760奈米是可見光的範圍,但如果強度過強,也可能引起目眩或視網膜傷害。尤其是在450奈米左右的藍光,容易出現光散色的現象而降低清晰度。

●314~400奈米之間的長波紫外線(UVA)可通過角膜、水晶體到視網膜,對角膜和視網膜造成傷害,而280~320奈米的中波紫外線(UVB)對人體危害最多,是引起眼睛老化及白內障主因。

還有哪些配鏡術語你該曉得?

▼偏光鏡片:偏光鏡片的結構類似百葉窗的設計,只讓一個方向的光線通過,徹底消除各種眩光、反射光與強光,也可過濾紫外線,適當降低光線亮度,因此常與太陽眼鏡結合。

▼多層膜鏡片:就光學科技來說,多層膜鏡片是利用光波干擾原理,在鏡片凹面與凸面上各鍍上5層以上薄膜,藉著塗料減少反光,提高透視率,增加對眼睛無害的可見光通過,因而提升視覺敏銳度及物品的清晰度。

參考資料:康健雜誌 13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怡碩視光眼科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