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上有一篇報導,正好和我們實習生要和大家分享的研究結果相同。
正規視力檢查結果為正常、合格,開車就不會出問題?澳洲研究發現,駕駛人若有輕、中度白內障、視力模糊等問題,會比較無法察覺行人出沒,尤其到了晚上,情況會更嚴重,即使司機已通過正規視力檢查,還是一樣危險。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眼科研究人員喬安妮‧伍德為研究作者,她表示,許多汽車駕駛人有白內障、視力模糊等問題。這項研究讓人了解眼睛狀況會如何影響駕駛人辨識路上行人。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眼科調查與視覺科學」期刊。共有二十八人參與研究。研究人員讓他們晚上在一條封閉道路上開車,然後戴上特殊眼鏡模擬白內障、視力模糊等狀況。當開車時,另安排行人分別穿三種衣服走在路上,分別為全黑衣服、全黑衣服配上反光背心,以及全黑衣服但在腰部、手腕、手肘、膝關節、肩膀等配上反光標誌。
研究結果發現,視力模糊的人只有百分之五十二點一發現行人出沒,而模擬白內障的人只有百分之二十九點九的人有看到行人。
以下是實習生的報告:
模擬白內障對於駕駛危機感知能力的影響(The Effect of Simulated Cataracts on Drivers’ Hazard Perception Ability)
這篇研究主要目的是利用模擬的白內障來研究駕駛危機感知的能力。在這邊簡單的說明一下研究的動機和背景:美國及澳洲這兩個國家在過去十年來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比率急遽增加(研究顯示美國人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比例在過去25年內增加了478%。同樣地,白內障手術過去十年在澳洲增加了300%。)而且許多人和白內障共存的時間比完成手術後更長,即使他們的視力不符合開車的標準仍持續開車。
白內障已知會影響人的對比敏感度,眩光的敏感度及視力,其中只有對比敏感度有和撞擊率的增加有關。有一個假設是說對比敏感度可能影響危機感知能力,它就會轉變成撞擊危機。
傷害感知測試測量駕駛對於模糊道路潛在危機的反應時間,例如撞擊時駕駛煞車或採取規避措施來避免和另一位用路人撞擊。另外,對比敏感度差的的駕駛對於傷害的反應時間較慢,可能造成誤判自己及其他人的速度。
【目的】:利用模擬白內障來研究駕駛危機感知能力。
【方法】:由186個正常視力的駕駛配戴輕或中度的模擬白內障的護目鏡或只有鏡框而無鏡片完成以下測試,186位參與者的資料如下所示:
※參與者※ 人數共186位分成三組
|
||||||
※材料※ 輕度白內障模擬鏡片是由VisTech顧問。 中度白內障模擬鏡片是由Good-Lite所製造。 |
||||||
※程序※ 一次會測試1~6位。 先做logMAR視力測試及Pelli-Robson Contrast Sensitivity Chart,結果如Table1。然後做Simple Spatial Reaction Time Control Measure(不戴護目鏡)。 每一組中一半的參與者先做Hazard Perception Test再做Hazard Change Dectection Task ,另一半則相反。 註:需要戴著護目鏡來做(沒有白內障的護目鏡,輕度白內障的護目鏡或是中度白內障的護目鏡)。 |
[簡單空間反應時間控制測量]:這個實驗主要是確認參與者使用滑鼠的準確性,和以下兩種測試相似,但是不包含交通刺激.而是在螢幕上出現任意間隔、位置的不同大小的黑色正方形。
[Hazard Perception Test]:在測驗過程中駕駛觀看Queensland道路影像的影片,並用滑鼠點選任何代表潛在交通衝突的用路人。
註:交通衝突的定義是:車子必須煞車或採迴避動作來避免與其他用路人碰撞的狀況。
【Hazard Change Dectection Task】:測試過程中,參與者觀看一對交替的影像,當其中一影像出現危險,會持續250毫秒的時間,然後是持續80毫秒的灰色遮罩,然後出現下一影像已移除危險,並持續32秒的時間(危險包含:車子、行人、騎腳踏車的人、公車、開著的車門等等)。參與者必須在32秒內點選被移除的危險。
【結果】:研究結果在Hazard Perception Test這個部份,佩戴輕度模擬白內障護目鏡和沒有模擬白內障之間是沒有顯著差異的(p=0.19);但是配戴中度模擬白內障護目鏡和沒有模擬白內障之間有顯著差異(p<0.001)。
在Hazard Change Detection Task的部份,配戴輕度模擬白內障護目鏡和沒有模擬白內障之間有顯著差異(p<0.001);配戴中度模擬白內障護目鏡和沒有模擬白內障之間也有顯著差異(p<0.001)。
【結論】:
中度模擬白內障使得駕駛的偵測及預測交通事故能力變慢,由此可知白內障和交通安全的確相關,儘管事實是配戴白內障模擬護目鏡的視力仍舊能達到何合法開車的最低標準值。
由本研究可知白內障患者即使其視力仍達到合法的駕駛標準,其白內障仍會影響其對比敏感度,進而影響其駕駛時對於危機的判斷能力,故若患者有白內障,除了應測量其視力之外,尚需測量其對比敏感度,避免其認為自己的視力沒有受到白內障的影響,反而在駕駛期間因其對比敏感度的降低影響其對危機的判斷能力。.
由本研究可知白內障患者即使其視力仍達到合法的駕駛標準,其白內障仍會影響其對比敏感度,進而影響其駕駛時對於危機的判斷能力,故若患者有白內障,除了應測量其視力之外,尚需測量其對比敏感度,避免其認為自己的視力沒有受到白內障的影響,反而在駕駛期間因其對比敏感度的降低影響其對危機的判斷能力。
本文為實習生Michelle於台北視光中心實習期間研讀Marrington、Horsiwll及Wood等論文後所做的心得報告,指導老師為吳怡璁博士。
參考書目:
Marrington SA, Horswill MS, Wood JM. Optom Vis 2008; 85(12):1121-27
留言列表